Campbell Biology 中文版 坎贝尔生物学 中译本

记得高中的时候参加生物竞赛,老师推荐我们去多看看北京大学已故教授陈阅增老先生编写的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因为那个时候高中生物的三本教材实在是内容不多,在广州市重点高中读书的我们很快就已经阅读完这三本薄薄的生物学,对于在科学道路上喜欢不断欣赏新风景的我显然不能满足胃口。

到了大学,无论是临床的同学,还是普通理工农医类相关专业,我们窒碍于厚厚而黑白的课本而丧失了很多读下去的耐力,直到我看到清华大学吴庆余老师出版的基础生命科学一书,才觉得每个人的第一本生物入门教材都应该是彩色铜版纸才对的。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来自台湾清华大学特聘教授李佳维老师的公开课,我才知道原来我们与真正一流的科学教育还有这么远的距离,李老师拿出的这本名为Campell Biology的课本和课堂附带的录像及PPT资料之配图令人震撼,课堂上老师叮嘱下面每一个学生说:这本书很厚,但是可以作为我们一生的很好的朋友,并且这是一本原文书,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弄懂每个字句,那么你至少要看懂和能向其他人讲解这其中一幅幅精美的插图。以图读书,以图阐述概念,这是从起步的教育开始就向同学们培养正确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相信很多同学和我一样,这是个往往到了研究生阶段才会幡然醒悟的概念。

我所以花费大半天的时间写下这段心路历程和大家分享并大力推荐这本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希望后来同学们不要重蹈覆辙,少走弯路,从最好的材料开始上手学习生物学,一步到位。这对于生物医学农林等相关专业的同学来说,尤其希望留学的同学们来说更是重要的。对于正在中学阶段学有余力的同学,能从这本书中选读部分感兴趣的部分也是大有裨益的。

Campbell Biology 是所有生物专业的学生必学的课本,其所涵盖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使其成为生物圈最经典的教材之一。所有生物类学术竞赛,从热门的美国生物竞赛USABO, 英国生物几个能赛BBO到即便是级别最高的IBO,Campbell Biology都能作为完美的课本。

生物学不同于诸如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其它理工学科,专业名词众多且不易上手,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尽量阅读原文书的同时能有权威可靠的中译本参照就显得尤为重要。

台湾地区诸多高校采用此书作为大一相关专业教科书,第八版是其经典版本,有权威的台湾繁体中译本对照本,可惜广大的莘莘学子们不易弄到,我们通过较为繁复困难的渠道才获得。希望获取阅读此书或获得购买渠道的朋友欢迎通过微信ID:zhangchengwust与我联系,可以向您提供相关资讯。

此书籍英文版已经通过:http://www.i-element.org/campbell-biology/    分享

配合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开放式课程阅读,对于生命科学(包括理、医、农)相关的同学作为专业基础第一门入门课非常合适,相关专业从业人员或爱好者作为必备资料时常翻阅也是极好的。

09801 生命科學院 生命科學一(访问不了或不稳定请自行寻找科学方法)

http://ocw.nthu.edu.tw/ocw/index.php?page=course&cid=16&

09802 生命科學院 生命科學二(访问不了或不稳定请自行寻找科学方法)

http://ocw.nthu.edu.tw/ocw/index.php?page=course&cid=17&

簡 錄:

第 1 章 緒論:生命研究的主題
第 2 章 生命的化學內涵
第 3 章 水與環境適存度
第 4 章 碳與生命分子的多樣性
第 5 章 生物性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
第 6 章 細胞之旅
第 7 章 膜的結膜與功能
第 8 章 代謝作用之簡介
第 9 章 細胞呼吸:化學能量的獲取
第 10 章 光合作用
第 11 章 細胞通訊
第 12 章 細胞週期
第 13 章 減數分裂與有性生命週期
第 14 章 孟德爾與基因概念
第 15 章 遺傳的染色體基礎
第 16 章 遺傳的分子基礎
第 17 章 從基因至蛋白質
第 18 章 基因表現的調控
第 19 章 病毒
第 20 章 生物科技
第 21 章 基因體及其演化
第 22 章 累世修飾:達爾文的生命觀
第 23 章 族群的演化
第 24 章 物種起源
第 25 章 地球上生命的歷史
第 26 章 種系發生與生命樹
第 27 章 細菌與古菌
第 28 章 原生生物
第 29 章 植物多樣性之一:植物如何移居陸地
第 30 章 植物多樣性之二:種子植物的演化
第 31 章 真菌
第 32 章 動物多樣性之簡介
第 33 章 無脊椎動物
第 34 章 脊椎動物
第 35 章 植物的構造、生長與發育
第 36 章 維管植物的資源獲得與運輸
第 37 章 土壤與植物營養
第 38 章 被子植物的生殖與生物科技
第 39 章 植物對內在訊號與外在訊號的回應
第 40 章 動物構造與功能之基本原理
第 41 章 動物的營養
第 42 章 循環與氣體交換
第 43 章 免疫系統
第 44 章 滲透調節與排泄
第 45 章 激素與內分泌系統
第 46 章 動物的生殖
第 47 章 動物的發育
第 48 章 神經元、突觸和傳訊
第 49 章 神經系統
第 50 章 感覺機制與運動機制
第 51 章 動物行為
第 52 章 生態學與生物圈概論
第 53 章 族群生態學
第 54 章 群落生態學
第 55 章 生態系
第 56 章 保育生物學與復育生物學

打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