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群活跃在广州大学城的创客。

创元素是广州的创客空间,我们抱着开放及非盈利的心态来做这件事,促进大家一起动手,共同进步。

2012年7月份,创始人@张成wust大学毕业,开始在深圳工作。因为一些偶然的原因,接触到深圳创客圈。包括我有幸接触到许多创客组织,如柴火创客空间、HAXLR8R、开放制造空间、深圳DIY协会等。

纵观国内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上海有新车间,深圳有柴火创客空间,北京有北京创客空间,一些二线城市如成都、武汉、大连等都已经有不止一个的创客空间,而且创客空间在凝聚创客人气、促进创客文化发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坚信他们的想法和努力终将引领下一次工业革命。而在广州,创客氛围和圈子的影响力一直都略显不足,尤其在高等教育学府云集的广州大学城。

起源:

Hi, 屏幕前的你! 我是空间的“带头大哥”,很受宠若惊你有兴趣想知道这个空间的由来,如果你还有点空余时间,不妨听我把下面的故事讲完。

2012年7月份,创始人 @张成wust 大学毕业,开始在深圳工作。因为一些偶然的原因,接触到深圳创客圈。包括我有幸接触到许多创客组织,如柴火创客空间、HAXLR8R、开放制造空间、深圳DIY协会等。在深圳,许多创客也是硬创业者。其中有的在起步谋划阶段,有的完成样品准备筹资生产,也有的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公司。

不满广州的现状:

相信你前面已经听说,所以,此处省略一万字…

上海站:活力四射的新车间

新车间的活动日

上海新车间:http://xinchejian.com/

柴火的一个夜晚

深圳柴火创客空间:http://www.chaihuo.org/

北京创客空间的交流分享会

北京创客空间:http://www.bjmakerspace.com/

困难重重:

目前国内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的创客空间大多面临同样的问题,人员和资金,还有更重要的——真正的创客群体。

创客并不是商业的对立面,但许多人抱着纯商业化心态去办创客空间,结果是把创客空间推上孵化器的道路。甚至有些人误认为创客=创业客,创客精神的本源在中国的本土化的过程当中出现偏颇。殊不知“玩”,尤其是“玩硬件”,才是创客的本质。

相比发达国家,我们在物质及精神层面还需要可能不止一代人的努力去追赶,但是并不意味着创客文化是无法在中国发展的。也许是我们教育制度和文化环境的原因,要么太过于强调高尚无私,要么“无利不起早”的世界观。前者往往培养出伪君子,而后者往往导致破坏游戏规则和不择手段行为的出现。取得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只是正确实践活动的附属结果,而过程也许更加有趣。

b_12761519972

“我们不是创建服务不是为了赚钱;我们赚钱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认为这才是做事的态度。”

————马克·扎特伯格(Facebook创始人)

做这样一件单纯却不简单的事,我听到的反对声音不算少,频率最高的一句话是:“你怎么赚钱?”

在中国式的生存压力下,许多人背负着车子、房子、孩子的压力,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薄弱,许多从欠发达地区趋向一线城市工作的工薪阶层面临着每个月房租就吃掉不少收入的压力。因为,见到许多人过着今天晚上想着千条万条路,明天起来走旧路的情形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中国还有一群相对时间比较充裕,可以自由支配的人,就是大学城,这也是许多人回忆说大学生活美好的缘故吧!我们把地址选在大学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面向国情的,某种程度上的妥协。

在创客空间做点什么东西,不管将来它是否能变成产品带给市场上的普通消费者,现在要做的事情是,让你做的东西更加酷炫、好玩、又或者能让人开心,至少在你还没搬出创客空间为你的作品商业化而成立公司之前我们认为应该是这样的。

 

新的尝试:

就我所知,北京和深圳的创客空间都是有企业或者政府相当数额的经费资助,之前甚至还听说过一些创客空间因为经费困扰而难以为继。

我在深圳工作的时候,和一些朋友发起过一些Kickstarter项目,也参与过一些Kickstarter项目。从Kickstarter的模式中,我们相信依靠集体的共同力量会让创客空间在中国的存在变得更有意义。

crowdfunding-photo-300x225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塞万提斯

egg-basket_opt-300x252

        创客空间本来就是一群爱好者们的事情,在国外是这样,在国内就变成靠政府、企业或者少数富裕的个人才能维持的事情。我们欢迎并且接受任何有意义的赞助,有赞助固然更有利于创客空间的发展,但我希望创元素至少能做到不依靠外界力量的自维持。我们对会员的收费并不是为了盈利,只是要做到空间的自维持。
欢迎你加入我们,欢迎你和我们一起追逐梦想!创元素随时欢迎你!

Leave a Reply